首页 > 新闻 > 社会 >

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成效如何?六地市负责人同场介绍

发布时间:2024-01-25 09:35:59来源:
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

1月24日下午,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,相关负责人就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进展及成效回答记者提问。

会上介绍,一年多来,广东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部署,突出城乡产业培育,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,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空间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,推动强县促镇带村各项任务落地落实。来自六地市的负责人介绍了当地工作的最新进展,共同讲述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。

王雄飞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

茂名:发展“五棵树一条鱼”特色农业

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里面,茂名入选的数量较多。茂名是如何做到的?茂名市市长王雄飞介绍,2022年,茂名启动实施“百墟千村振兴计划”,推动各区(市)充分发挥乡镇联城带村作用,依托本土资源,分别打造独具特色的示范墟,以点带面推进县镇村建设。

今年,“荔枝”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。茂名是中国荔枝之乡,全球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茂名。王雄飞介绍了茂名在推动“土特产”方面做的探索。他介绍,茂名“土特产”种类超过350个。近年来,茂名重点推动荔枝、龙眼、化橘红、沉香、三华李、罗非鱼等“五棵树一条鱼”特色农业发展,已形成荔枝、化橘红等2个超百亿元、其他4个超50亿元的产业矩阵,“五棵树一条鱼”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27亿元。

郑海涛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

汕尾:吸引更多游客“坐着高铁来赶海”

海洋资源禀赋优越的汕尾,如何在“百千万工程”大赛场中实现向海而兴、向海图强?汕尾市市长郑海涛介绍,汕尾拥有海洋面积2.39万平方公里,岛屿881个,都是居于全省第一,海岸线长455.2公里,居全省第二,海洋资源禀赋极为优越。

郑海涛介绍,聚焦打响“天下海鲜,汕尾领‘鲜’”品牌,汕尾加快推动已规划的20片海洋牧场和马宫等渔港经济区建设,大力发展“海洋牧场+”模式,发展壮大“深海渔业—渔港经济—精深加工—冷链物流—品牌销售”全产业链。

随着广汕、汕汕高铁、兴汕高速二期建成通车,去年汕尾接待游客超过3400万人次,增长3.5倍,旅游总收入增长1.5倍。“我们将趁热打铁放大‘高铁效应’、擦亮‘冬养汕尾’招牌,推出一批滨海主题旅游产品、网红打卡点、‘万人迷’景点、假日精品路线,吸引更多游客奔向海陆丰、坐着高铁来赶海,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。”郑海涛表示。

温文星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

清远: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全省第一

清远市市长温文星介绍,清远把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作为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,近3年先后引进产业项目近1100个,投资额2100多亿元,60%的项目都来自大湾区。据统计,清远抓好省产业转移重点主平台建设,组建规模超60亿元的产业基金。清远主平台成为全省5个重点主平台之一,去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数居全省第一,建成全省首个新增“千亿级主平台”。

其中,广清纺织服装有序转移产业园占地1万多亩,承接中大纺织产业和省内外纺织服装产业,着力打造“中国快时尚智造基地”。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产业园形成了棉纱棉布交易大卖场、数码印花产业园以及智能制造共享车间、时尚设计园4个重要支点,首期建成厂房100多万平方米,引入了480家企业。”温文星介绍,当前,产业园二期280多万平方米正在开工建设,一批知名企业例如希音、拼多多、致景科技等龙头企业签约落地纺织园。

温金荣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

惠州:6张照片展现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缩影

惠州市市长温金荣为记者会准备了6张大照片,通过现场展示照片,分享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中的“小切面”。

这6张照片分别是“大黄鱼的故事”“大湾区的‘菜篮子、米袋子、大厨房’”“龙头企业助力薄弱县”“豹猫小镇与考古小镇”“乡村建筑工匠的笑脸”“助力‘百千万’,工会在行动”。

在“大黄鱼的故事”中,温金荣介绍,经过惠州企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,当地掌握了南海大黄鱼这一种群的种源关键核心技术,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南海大黄鱼的人工育苗、保活运输和深海养殖。“惠州正努力以‘一条鱼’打造百亿级大产业,建设蓝色‘大粮仓’。”温金荣表示。

就“大湾区的‘菜篮子、米袋子、大厨房’”照片,温金荣介绍,在基地建设过程中,惠州十分注重联农带农,目前就已经依托基地创建了蔬菜、预制菜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,链接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,带动农户约2万户,让老百姓的“钱袋子”鼓起来。

“这6个场景是惠州实施‘百千万工程’生动实践的缩影。”温金荣说,接下来,惠州将立足惠州、面向大湾区,提速加力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
陈志清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

韶关:推动“美丽生态”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

韶关市是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,如何做好增绿、用绿文章,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?韶关市市长陈志清介绍,韶关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1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。森林覆盖率达74.5%,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%,主要江河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连续7年优良率100%。

“过去一年,韶关肩负起粤北生态屏障的重大使命,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,坚持多种树、种好树、管好树,统筹做好南岭国家公园、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和全域创建森林城市工作,协同推进县镇村绿化美化。”陈志清介绍,韶关去年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4万亩,发动社会力量累计植树30万株,完成古树名木挂牌8349株。目前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.52%、森林蓄积量1.05亿立方米。

利用森林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、温泉资源,韶关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,建设森林康养基地,以文旅康养产品聚人气,带动发展。“我们要挖掘优质自然资源,持续办好丹霞山群众活动,推动‘美丽生态’转化为‘美丽经济’。”陈志清表示。

吴晓晖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

江门: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

去年,江门开平市“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”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了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名单。江门市市长吴晓晖介绍,江门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抓手,重点打造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。其中,开平“邑美侨乡·世遗风韵”示范带,把世界文化遗产“开平碉楼与村落”核心区所在的塘口、赤坎、百合、蚬岗四个镇串珠成链,展现出一幅侨味浓郁、风光秀美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和美乡村图景。

2023年,江门成为全省第六个工业投资超千亿元的城市,新会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元GDP强区,开平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,鹤山入选省首批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县。接下来,江门还将在推动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,促进中部区域8个地域相连的工业重镇联动发展,推动交通互联、产业互融、设施互用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