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盘活侨捐项目 绽放文化新韵 中山第107家香山书房开放试运营

发布时间:2024-05-06 09:17:18来源:

华侨公园香山书房

文/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德钢 通讯员 钟轩

香山大地书声琅琅,全民阅读蔚然成风。2022年以来,中山以“深入推进全民阅读,建设书香中山”为目标,大力推进香山书房建设,探索出低投入建设、低成本运营、高水平服务的“两低一高”建设运营新模式。目前,中山香山书房总量已超100家。2023年,中山全市“香山书房”已累计接待读者约284万人次,借阅量超67万册次。走出家门、走进书房,已经成为中山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在中山市东区街道繁华地带的公园里,一座白色的现代建筑静静矗立于一片盎然绿意中,这便是5月2日上午开放试运营的华侨公园香山书房——一个承载着市民阅读和文化追求的新空间。

华侨公园西南侧区域前身是中山市颐老院的一部分,历经了岁月的沉淀。如今,通过精心的建筑打造和园林景观翻新,这里成为中山第107家香山书房,它既保留了颐老院的复古韵味,又注入了现代设计的活力,成为了一个新旧交融的文化地标。

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

盘活闲置侨捐项目,打造群众乐享公共文化场所

在华侨公园香山书房的成人阅读区,记者邂逅了西区中学退休老师徐秀玲。“整个书房的外立面建筑格调是很纯粹的白色,内饰风格是契合公园主题的华侨风情。”作为文学爱好者,徐秀玲走过不少香山书房,她觉得华侨公园香山书房最为雅致,非常有阅读氛围。

从城市更新角度来看,多年闲置的侨捐项目迎来盘活利用的机会,加上公共文化力量的“加持”,使香山书房的筹建达到弘扬华侨精神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双赢局面。

书房所处的三层建筑,由全新建筑手法构建而成,起到保育盘活华侨文化建筑群的“点睛”作用,使公园既延续颐老院的复古风韵,又融入现代元素,形成新旧交融的整体风格。此外,华侨公园香山书房的打造也增加了东区街道的公共文化场所拥有量,提升了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,助力群众便捷享受品质文化。

华侨公园香山书房积极打造华侨文化特色主题书房,推动香山书房成为香山文化的展示平台、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、城市气质的涵养阵地。书房首层、二层及夹层阅读沙龙空间着意打造丰富有趣的室内空间组合,聚焦青年新一代。负一层书吧室内空间宽敞明亮,装修时尚大方,注重体现传统华侨文化元素,契合华侨公园主题。

“华侨公园香山书房比一般的香山书房藏书量多一倍。”中山纪念图书馆副馆长赵嘉俊介绍。书房内配置图书约1万册,其中还包含约230册华侨文化主题的书籍。书房还配备智能化图书自助借还设备,提供电子阅览、图书阅览、有声图书馆等图书阅览服务。书房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服务,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。

展望未来,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将积极关联社会各行各业,导入相关文化资源,进一步弘扬中山深厚的“侨”文化,在新空间内策划组织“香山书房之约”“香山书房之夜”等品牌活动,丰富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采取“公建民营”方式,提供更多元化、个性化服务

2022年以来,中山以“深入推进全民阅读,建设书香中山”为目标,大力推进香山书房建设,探索出整体低投入建设、低成本运营、高水平服务的“两低一高”建设运营新模式。调查显示,2023年,在106家香山书房中,公园类的香山书房人流量和借阅量最大,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的香山书房能较好满足市民新颖、多元的需求。

赵嘉俊介绍,书房建设遵循“三个优”原则——地理位置优越、整体风格优雅、文化服务优质。书房建设运营方面,采取“公建民营”方式,通过引入第三方实施投资及管理,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。这种模式的实践,为中山的文化建设注入澎湃活力。

除此之外,中山纪念图书馆也将做好图书配送、阅读服务、文化活动、志愿服务等事务监督管理,每逢周六日也将长期招募志愿者,支持服务运营,共建共享文化兴城崭新成果。

5月2日上午,市民李思华刚刚参加完“香山书房之约”名家面对面阅读分享活动,知名主持人窦文涛与读者在“香山沙龙”内进行阅读分享,现场气氛热烈。“和名家面对面交流,是非常宝贵的机会,由政府牵头才能做到。”文学爱好者李思华说,她期望以后能够在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参加更多的城市文化活动,让中山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